博客年龄:18年2个月
访问:?
文章:342篇

个人描述

梅桑榆,原名梅晓东,安徽凤阳人,自由作家。已出版历史专著及杂文随笔集十余部,并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大量文章。作品多次获奖,部分作品被许多报刊、网站选载、连载或被作为中学语文辅导教材,并被选入《中华杂文百年精华》、《二十世纪中国幽默杂文》、《名家散文。精粹》、《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-2000杂文卷》等百余种选本。《梅桑榆集》入编《中国杂文(百部)当代部分》,《天大的难题》入编《1949-2013中国杂文精品大系》。现居北京。电话:13439570097

西大三年:写起了纪实文学

分类:历史纪实
2019-01-08 11:54 阅读(?)评论(0)




《西大三年》之

写起了纪实文学

 

 

我们在西大三年的生活,可以用“艰苦”二字称之。

我班同学,虽然美其名曰“作家”,但当时大多为“低端人口”。有的人只是有一般工作,收入不高,稿费也有限。另有一些尚无工作无收入者,由于经济拮据,生活就更艰难,有的人甚至要为饭票发愁。

于是大家各自开动脑筋,或曰瞎有瞎路,瘸有瘸路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,都在想法子搞点钱,以使生活不至于太窘迫。

大家刚入学时,都老老实实地写稿子,我说老老实实地写稿,是指大家都按照事先的路子,写小说,写诗歌,写散文,等等。当时也确有一些编辑来学校,找作家班的同学约稿。但当年稿费微薄,一个短篇小说数十元,一篇散文或一首诗一二十元,最为常见。靠写这些东西的收入,只能买瓶劣酒,请三两同学在食堂聚饮一次,连餐馆都去不起。于是就有人开始捉摸着靠爬格子怎么才能挣大钱。

那是入西大读书的第二年,学校从暑假开始,放假三个月,也就是快到下学期终了时,再到校上课,这段长时间的离校美其名曰“创作假”,供同学们回家创作大部头、小制作。我回到家中,觉得很无聊。上班嘛,不想去;不上班嘛,又觉得不好向单位交待。于是过了一段时间便返回学校,看看能否找点事干。

我离校时铺盖什物都留在作家活动室。到校时开了门,仍有同学住在里面,便拿了铺盖,到作家班公寓去,看看有没有同学放假回家,空出床铺来,好入内免费居住。作家班公寓位于校医院后面的一幢楼上。我到了作家班公寓,天色已暗,走廊空荡荡的,一片漆黑。我把铺盖放在走廊里,坐在铺盖上,一面歇息,一面心怀侥幸,等待有同学开门,好探询有无空床。正闲坐间,走廊尽里头的一扇门吱呀打开,走廊因此门中外泄的灯光而有些光线。我看出那是同学穆涛,原来他仍在学校留守。我上前与他搭话,随后进入了他的房间。闲聊间得知,他目前正在写一部纪实著作,至于什么内容,现已记不清。听他说已有出版社向他约稿,只要写出来,双方就一手交稿,一手交钱。并说,现在纪实作品好销,只要跟出版社谈好了选题,就成功了一半,只等你把稿子写出来了。

我听他这么说,便动了心。我单位一老同事,内战时期是国民党军的排长,在沈阳与一位日本姑娘恋爱,后来因中国政府遣返日俘日侨,那位日本姑娘东躲西藏,最终还是被遣返回国,两人离散数十年,至今再也未曾谋面。我采访过这位老同事,曾根据他的经历写过一部中篇小说。我把这个故事简单说了,穆涛很感兴趣,说你要是能把这事整成一本书,或许能畅销一把。我说,把他一个人的故事整成一本书,恐怕太单薄了。他说,当年应该不止一个人有此遭遇,你要多采访几个人,并且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所交待,整成一本书不难。有句话,我至今犹记,他说,到时我可以帮你联系出版社或书商,你要是写上二十万字,千字一百元,随后用手指在桌上左右敲了两下,说:嗒,嗒,就是两万块。

在他的鼓动下,我第二天就到校图书馆去查阅资料。在公开借阅的书架上,有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书籍,在只对教师开放的借阅室里,有大量1949年前的旧报纸,记得有《大公报》《申报》,还有国民党的《中央日报》,等等。这个借阅室的女管理员叫解若冰,个子不高,胖敦敦的,为人和蔼,她看我虽是学生身份,却是作家班的学员,便为我提供了借阅、复印、抄写的方便。我简直如入宝山,这些旧报纸在1945-1946年间,刊载了很多关于国民党政府遣返日俘日侨的通讯报道。在其他借阅室里,我竟翻到一本关于日本投降前后的一部资料汇编,约三四十万字,其中有许多可供参考引用的内容。我通过查阅资料得知,当时滞留在中国境内的日俘日侨,约三百余万,把这批人遣返回国,是为中日战争划上一个句号,可谓是一个历史大事件。

我搜集到这些有用的资料,很兴奋。因作家班公寓无法入住,便在作家班活动室搭了一个铺,住了下来。并且很快拟好了书的整个框架结构,取好了书名,列出了章节标题。然后根据穆涛提供的书商电话,与其取得了联系。书商是位女士,她看了看书名和目录,表示很感兴趣,要我尽快把书写出来。为了赶时间,我从西安回到安徽凤阳家中,并去了一趟南京。那里有一个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,馆藏多为当年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资料。随后便昼夜赶写书稿。我那时还算年轻,思维敏捷,可以日书万字,一本二十万字的书很快完成。

当年尚未用电脑,全靠手写。一本二十万字的书稿,有一寸多厚。我便背着这部据说能挣到钱的书稿去了西安。我找到那位书商,她竟变了卦,说她出不了这本书。我只好找到另一名书商,将书稿的一部分拿给他看。当时有传说称,有的书商要剽窃你的书稿,往往把书稿复印了,声称此书没有销路,无法出版,而将书稿掷还。为防书商这一手,我一连两三天到书商的公司监督他看稿。他虽有些不快,但也无可奈何。但最终这位书商还是说他拿不准此书是否畅销,而未买下我的书稿。

我觉得这样一个一个地找书商或出版社,太耽误时间,便广泛撒网,用复写纸将书稿简介和目录复写多遍,寄将出去。不久,我便收到多家出版社的来信。有的比较冷静,说看看稿子再定;有的热情洋溢,说很感兴趣,要我赶紧把书稿寄去。有一家出版社唯恐落于人后,竟要我乘飞机送稿。我觉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比较严肃,不会剽窃作者书稿,而北京出版社与书商较多,一家不行,可另寻卖家,便去了北京。不料该出版社看了部分样稿后,竟出价千字三十元,给的稿费太低。我最终给了北京的一个书商,他给了千字五十元的稿费,全书稿酬一万元,首次印刷十万册。这虽然距穆涛所说的“嗒、嗒,两万块”有很大差距,但一万元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不是个小数目,在我家乡可以买一套两居室住房,现在连个卫生间都买不到。第一本书获得成功,令同学羡慕,于是大家都铆足劲写起了历史题材的纪实文学,梦想靠爬格子成为万元户。

此书中根据国民党的文件,记述了浙江某地新四军利用投降日军攻打国民党税警团一事,后来被浙东新四军老干部发现,遂小题大做,在全国三十多家报刊发表批判文章,并上告到中宣部、中央军委,又告到曾在浙东领导过新四军的济南军区政委谭启龙处。并声称保留法律起诉程序。中宣部层层施压,又惊动安徽省、市、县宣传部。几个新四军老干部甚至跑到凤阳,找地方政府,要求严肃处理作者,又跑到山东济南出版社,找他们算账。让我感到他们有借批判这本书而到处旅游之嫌。凤阳县委宣传部和出版社便逼着我写检讨,并销毁剩余图书。给我造成了不小的麻烦,也把出版社吓得不轻。不过后来我将此段故事删除,这本书又在中共党史出版社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、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三次。此书能够反复出版,说明它是一部长销书,且有一定的历史参考价值。

我第一本书取得成功,便捉摸着写第二本反映花园口掘堤事件的纪实著作。

时隔不久,我便从西大中文系开出一纸介绍信,声称我是西大作家班的学员,为写某某著作,要到贵地采访,云云。我便拿着这张介绍信,由近而远,进行采访和搜集资料。

我先是到西大图书馆、陕西省政协等地搜集资料,然后到河南进行实地采访。我首先去了花园口。那是一个小镇、乡政府所在地。当地乡政府免费让我住进了简陋的乡政府招待所,在乡政府食堂用餐,采访则是我自由行动。我在那里采访了经历了花园口掘堤事件的幸存者,并且实地察看了黄河掘堤处。随后我又到郑州、兰考、开封、尉氏、中牟等地采访,并到各地政协和地方志办公室搜集有关资料。当时正值夏季,我一人奔走于各地,且不像专家教授者流,可以申请国家科刑项目和出版经费,而是全靠自费,其中辛苦自不待言。

资料搜集完毕,已濒临学期终了,我只有留待毕业回到凤阳,再投入该书的写作。这本书的写作和出版过程,最为辛苦,一言难尽。此书的写作与出版过程虽然艰苦,但却填补了中国抗日战争史的一项空白。我读抗日战争诸种史籍,均对十万余人参加的兰封会战一笔带过,我想恐怕是意识形态作崇,主要是为了突出“蒋介石丧心病狂,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,造成中国民众大量伤亡”的罪行之故。我则以近十五万字的篇幅,状写了蒋介石调遣大军,并曾亲自到前线指挥兰封会战的史实,此战役可谓铁血横飞、悲惨壮烈。以致此书由中国电视出版社、中国城市出版社、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了三次,估计以后还有出版的机会。

我回凤阳后,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一本纪实著作的首页上写道,凡知名度高而透明度低的历史事件,便值得一书(大意)。此语为我日后撰写现代历史题材的著作找到了方向。据此,以后又有反映日本浪人侵华活动,以及日本侵略者奴役中国战俘劳工的著作出版。

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